2022秋季号

2022 秋季号

  

语言学

  

1. 基于认知期待的会话预设生成:语用身份视角

  

作者:冯予力

  要:Feng(2014)在分析“都”与疑问短语的互动时,最先发现“哪”+CL+N(简称“哪”-短语)受到认识情态而非其他情态的允准,并产生比任选义更弱的模态变化效应(modal variation effect),并主张从认识性无定成分的视角分析此类短语的各类允准条件以及与“都”的共现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汉语“哪”-短语的分布,归纳Giannakidou & Cheng(2006)的内涵性任选词分析的问题,并基于与希腊语、德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及意大利语类似成分的比较,指出“哪”-短语属于认识无定成分(epistemic indefinite),可以被显性或隐性认识情态及广义否定语境允准。在明确“哪”-短语的分布情况后,本文亦详细解析“哪”-短语作为认识性无定成分所具有的语义特点。最后本文在Chierchia (2006,2013)的选项排除理论框架内解释此类短语与“都”等否定语境的共现以及对于认识情态而非道义情态的选择,并赋予“哪”-短语在否定和认识情态语境下的表现一个统一的形式化表征。

关键词:哪;疑问词;任选词;认识性无定成分;选项语义

  

2. 一种基于凸显的结构问句语义理论

作者:徐贝贝

  要:偏向性问句词和问句答语词在语义上均与问句核心命题密切相关:前者选择与问句核心命题相同或相反的可能答案作为问句的偏向性答案,而后者则选择与问句核心命题相同或相反的可能答案作为其回指对象。然而,这种选择性问题在Hamblin(1973)经典问句语义理论中并不能得到解释。基于此,我们需要新的结构问句语义理论以单独凸显问句核心在问句语义中的地位。通过考察Krifka(2001)以及询问语义学对于问句语义的结构研究,我们基于Roelofsen和van Gool(2010)提出的“凸显”概念并利用数学中二元组概念重新定义了问句语义:一个问句指谓一个含有两个互补集合H和的二元组T。H是问句凸显答案的集合,而第二个元素则是余下的可能答案的集合。这一定义成功地将作为凸显答案的问句核心命题独立于其他可能答案,从而得以在问句组合完成后,仍然可以将前者提取出来。本文也着重探讨了新的结构问句语义理论在不同问句类型(比如选择问和特指问)中的运用。

关键词:选择性问题;凸显;结构问句语义

  

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国家意识——学部委员陈众议研究员专访

作者:高照成

  要:本文就当前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国内学术界热议的“世界文学”等话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会长陈众议研究员。在访谈中,他强调了外国文学研究者关心和介入本国文学实践;对于由西方学者发起的“世界主义”和“世界文学”话题,中国学者应从“国家意识”出发,仔细辨析相关话语背后的隐藏的利益,并表明自身独立的学术立场。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国家意识

  

区域性专题

1. 民谣、自然与国家:论济慈对彭斯的鉴越与不列颠国家身份构建

作者:崔丹

  要:济慈受浪漫主义先驱罗伯特·彭斯影响颇深,这源于二者相似的境遇与情感以及共同浸润的英诗传统中,济慈对彭斯的民谣体进行借鉴,具体从民谣体裁与题材、方言与经典意象着手,从而实现以诗歌书写构建英苏一体的不列颠国家身份认同。济慈内心始终存有布鲁姆所谓的“影响的焦虑”,诗人以想象式书写“崇高自然”,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实现克服焦虑,超越前驱。最终济慈逾越彭斯笔下苏格兰一隅一景,放眼人类整体命运,彰显出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进而推动不列颠国家普世形象在欧洲大陆的塑造。

关键词:济慈;彭斯;民谣;自然;国家身份

  

2. 论绘本小说《希克斯维尔》中的纯真艺术世界形象

作者:刘略昌范梦伟

  要:迪伦·霍罗克斯的《希克斯维尔》(1998)是一部杰出的绘本小说,该小说曾先后荣获包括新西兰艺术桂冠奖、美国艾斯纳奖在内的众多知名奖项。受英国作家托尔金的影响,霍罗克斯经常强调“世界构建”的概念,他在《希克斯维尔》中构建了一个纯真的漫画艺术世界,因此该小说被誉为“写给漫画的一封情书”。本文试图从纯真艺术世界的形象构建、纯真艺术世界的构建方式以及纯真艺术世界的构建动因三个维度出发,对《希克斯维尔》进行条分缕析,借此管窥霍罗克斯的创作理念,揭示新西兰多元文化背景下绘本小说的发展态势以及新西兰人对独特文化身份的坚守。绘本小说《希克斯维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应拓宽对文艺的定义范围,督促人们对其审美范式进行新的思考。

关键词:迪伦·霍罗克斯 《希克斯维尔》 绘本小说  纯真艺术世界  世界构建

  

族裔文学专题

1. 记忆与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的代际演进

作者:孙鲁瑶

  要: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与记忆关系密切。伴随着“幸存者”“第二代”和“第三代”作家的代际接替,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经历了由“亲历记忆”到“交互记忆”和“文化记忆”的认知转变,以及由“个人寻真”到“家庭经验”和“文化想象”的叙事演变,“大屠杀”也实现了从个体记忆向共同体话语的过渡。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不仅记录和表征了差异化的代际记忆,同时也参与了大屠杀记忆的再生产和文化记忆的建构,为大屠杀话语注入了深远的民族意义和普遍价值。

关键词: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代际;记忆

  

2. 论《失目宝贝》中的非自然叙事策略

作者:张玉红,许庆红

  要:在《失目宝贝》中,帕特里夏·格蕾斯运用非自然叙述者与非自然人物,围绕一个被白人医生盗取双目的毛利婴儿的故事,表达毛利人反抗白人殖民,争取土地和生存权的历史。作品中的非自然叙事策略立足于毛利传统,展示新西兰毛利人独特的生命观,表达毛利人的生存诉求,展现毛利文化与白人殖民文化的对抗局面,揭示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在宣称多元文化并存的新西兰依然盛行的残酷现实。非自然叙事策略的使用,起到挑战读者认知,消解主流叙事话语,并最终创建抵抗性文本的作用。

关键词:《失目宝贝》;非自然叙事策略;抵抗性文本;毛利文化

  

3. 新物质主义视域下《拉拉的褐色披肩》中的食物书写

作者:张晓雯

  要:美国墨西哥裔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拉拉的褐色披肩》是一部具有鲜明的食物书写风格的文学作品,生动展示出食物的“物性”和“力量”,不仅消抹了食物与墨裔主体的界限,还呈现了食物与墨裔群体在身份与情感上的建构与互动。本文尝试借助新物质主义批评话语探讨食物与墨裔主体、食物与美国社会之间的“内在互动”,挖掘食物所蕴含的身份性、民族性和政治性特质,以及食物的文学生命和文学意义。食物书写真实再现了20世纪美国墨裔日常生活、饮食风俗和文化认知的变迁,揭示了后殖民主义与美国多元思潮对族裔饮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食物也在多种能动作用中丰富着自身的生命活力和文学意义,成为重构墨西哥裔身份和历史,乃至美国多元文明的一股强大力量。

关键词: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拉拉的褐色披肩》;食物书写;新物质主义

  

4. 《费城之火》:历史书写与现代性批判

作者:蒋展

  要:当代非裔美国作家约翰·怀德曼的《费城之火》以费城历史上针对非裔组织“行动”的火灾事件为背景,表现了现代性进程下非裔内部的贫富差异,揭示了城市建设中以物质主义为导向与以原始自然为信仰的两种价值观的矛盾,并进一步剖析了现代性的“进步”内涵和新一代非裔青年的问题。火灾的实质是非裔内部分化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怀德曼的历史书写体现了从非裔种族视角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

关键词:约翰·怀德曼;《费城之火》;历史书写;现代性;火灾

  

西方文论专题

1. 跨文化视界下洛特曼文本诗学研究

作者:赵世锋,焦丽梅

  要:跨文化交际理论是洛特曼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洛特曼文本诗学就是这一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但就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来看,尚未把洛特曼文本诗学放置于20世纪整体社会文化语境中去考察,这样很难认清洛特曼文本诗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本论文试图以文本作为切入点,力求在比较视野中探究洛特曼文本诗学与西方主要文论流派及文本理论家之间的思想渊源及异同,这样既能发现一些未经研究的盲点,也为客观地认识与评价洛特曼的学术地位提供更好的参照。

关键词:洛特曼;文本诗学;跨文化;解构主义

  

2. 詹姆逊文学辩证批评观中的“形式”

作者:丁婕

  要:詹姆逊在阐述其辩证批评观中明确提出要颠倒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优于内容的传统“形式—内容”观。尽管詹姆逊一再强调内容的优势地位,但是他研究的重点却在于形式。詹姆逊曾在访谈中明确将自己的研究总结为“马克思主义和形式”。詹姆逊汲取黑格尔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精华对艺术作品开展辩证批评,构建自己的文学辩证批评观。本文简要梳理詹姆逊辩证批评观中的形式思想,以探究詹姆逊如何通过对形式的研究展现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形式—内容”观;辩证批评;形式

  

英国文学

1. 苔丝悲剧命运中的法律与伦理元素

作者:李长亭

  要:《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命运多舛,其中她失身的情节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命运选择关系重大。从法律角度讲,文本提供的细节都不足以判定苔丝是被强奸还是诱奸,而这种似是而非的写作手法正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他通过这种安排以期引起读者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思考。从伦理角度讲,社会家庭伦理和宗教传统迫使苔丝只能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她的悲剧命运既有法不容情的成分,也反映出她对社会传统无力的挣扎,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发展的迷惑和忧思。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命运;法律;伦理

  

2. 空间视域下帕特·巴克《重生》中的战争创伤言说机制

作者:王桃花,林武凯

  要:帕特·巴克小说《重生》聚焦一战时期英国军人的心理创伤问题,但病人的声音却被统摄于医生主导的理性叙事下。现有研究亦往往将医生置于核心地位,将病人的创伤表征与治疗呈现于单一的医生视角。然而以佐伦空间叙事理论观照《重生》,可以发现尽管病人的声音表面上被弱化,但巴克藉由一系列抽象空间形式,令病人的声音以无声的方式得以传达与强化:“地形空间”以隐喻形式直观呈现军人的创伤体验;“时空体空间”通过军人的创伤治疗历程,展现动荡时代下小人物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与挣扎;“文本空间”则将视野从显见的军人创伤,延展至战时社会中其他群体的潜在创伤,揭示一个作为创伤共同体的战时英国。这一空间叙事策略一方面凸显医生主导的理性叙事下病人的失语困境,另一方面则以多维而立体的空间形式,呈现创伤患者的群像与创伤话语的复调。

关键词:帕特·巴克;《重生》;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文本空间

  

3. 希拉里·曼特尔“克伦威尔三部曲”中的英格兰民族神话重述

作者:周冠琼

  要:希拉里·曼特尔在“克伦威尔三部曲”中通过将英格兰的先祖追溯到古希腊,重述了英格兰民族的宗谱神话,寻求英格兰民族共同的血脉根源和情感归属;通过讲述先王“三个太阳”的神话传说重返民族史上的光辉过去,彰显了民族英雄所承载的伟大精神;通过将克伦威尔神话化为推动英格兰宗教改革和历史进程的悲剧英雄,表达了当代对通过不懈奋斗实现自我存在意义、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命运的价值取向的认同。

关键词:克伦威尔三部曲;神话重述;当代意义

  

4. “物”的乌有乡:威廉·莫里斯的“物”思想与19世纪博物馆文化

作者:李立新

  要:本文以威廉•莫里斯的个人经历与小说《乌有乡消息》为基础,结合当代博物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莫里斯寄寓在博物馆“物”之上的乌托邦理想,以期揭示其博物馆观中的超前意识。莫里斯“物”思想的形成与其参与、审视、反思19世纪英国博物馆文化运动密切相关,表现在物人关系的转变,物的伦理性困境与物的生态转向三个层面,而这些层面又可追溯到莫里斯一直以来对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憎恶与批判。

关键词:威廉·莫里斯;《乌有乡消息》;物;博物馆文化

  

美国文学

1. 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食人族及其讽喻

作者:张健然,苏擘

  要:评论家一致认为麦卡锡在《路》中塑造的食人族意指后末世的情景中违背道德伦理规约招致的人性之恶。跳出上述既定观点,本文提出《路》中的食人族携带深刻的讽喻意义。小说中,食人族是对美国种族历史和美国消费社会的讽喻,构成了麦卡锡反思美国种族政治和消费文化之本质的重要文学母题。麦卡锡的食人书写纠正了食人话语被殖民或帝国权力挪用来合理化白人社会治理“他者”的政治偏误,也将食人话语提升为批判消费社会的文化策略,这有力地表明后启示录小说这一文类包含着宽广的文化政治批判向度。

关键词:《路》;食人族;讽喻;后启示录小说

  

2. 论《地下铁道》和《基列家书》中的互象图景

作者:乔娟

  要:本文以《地下铁道》和《基列家书》两部小说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地下铁道”这一历史空间在文本中的互象呈现,从而超越认知藩篱,在多样文学可然性中析出问题核心,揭示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文章认为:两部小说从不同地域视角展开叙述,共同参与了对“地下铁道”历史空间的建构,小说文本充分运用时空移植、拟物摹绘、虚实兼容、时间延拓的叙事技巧,展现了关于“地下铁道”的思辨现实,为我们理解这一历史空间提供多维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地下铁道》;《基列家书》;互象

  

3. 格特鲁德·斯泰因:游走在历史中的现代主义践行者——以《美国人的成长》为例

作者:

  要: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形式创新通常被认为是“超越历史”的尝试,但本文认为,斯泰因研究历史是为了发展写作实践,这些实践可以重塑过去,并为无限的未来服务。其代表作《美国人的成长》包含了其具有代表性的写作策略,旨在挑战历史和文学的权威与惯例。她总是在试图构建 “永远在不停变换的时间与空间”,其中空间和时间的层次结构被暂停,人类的性格特质被在同一节点内完全再现,尤其在《美国人的成长》 这部作品中,她充分运用模仿来创造历史新维度的体验。斯泰因的创作特点是自由的一种体现,她使读者的期待不再局域于传统框架式的结构主义模式之中,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用“另一套词汇”去思索世界与阅读文本的途径,是现代主义阐释世界的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格特鲁德·斯泰因;《美国人的成长》;现代主义

  

非洲文学研究的奠基和学者的主体性自觉——从朱振武新著《非洲英语文学的源与流》谈起

作者:袁俊卿

  要:西方世界自20世纪60年代起业已出现专业化和体系化的非洲文学研究,与之相比,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一直处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边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理应均衡吸纳外国文学文化的优秀成果,应该具备与其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关于世界文学的知识。《非洲英语文学的源与流》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非洲英语文学的源流嬗变的学术专著,这部专著的出版,以及对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研究的思考启示我们,坚持文化自信,拥有本土视角,彰显主体性自觉对外国文学研究何其重要。中国学者唯有深刻把握20世纪非洲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构建21世纪世界文学新秩序,解构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才能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非洲英语文学;“非主流”英语文学;文学发生学;主体性自觉

  

翻译

1. 中国成长小说海外译介与研究现状与思考

作者:

  要:成长小说作为“成长维度”和“教育维度”高度融合、个人成长与家国命运互动共生的独特小说亚文类,其译介也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民族和时代价值取向、文化基因和精神向度的对外传播。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本文检视我国发展百年的成长小说的译介与海外研究现状,对比西方成长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提炼出成长小说译介与传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中类型文学的规划和翻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中国成长小说;西方成长小说;译介与研究;中国文学走出去

  

2. 留日学生、概念词的译介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诞生

作者:傅梦菊,邹波

  要: 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陈望道从日译本进行转译,同时参照了英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是一个语言“接力”的过程。从德文译成英文,随后转译为日文,最后以日译为主、英译为辅,催生了陈望道译本的诞生,这一译本的概念词“社会”“阶级”等又深远地影响了之后的译本。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幸德秋水;堺利彦;概念词

  

3. 小畑薰良《李白诗集》英译本中典故注释的切适性

  

作者:石春让,梁丽群

  要:日本学者小畑薰良翻译的《李白诗集》于1922年在美国出版。该诗集是世界上第一部李白诗歌英译文集,首次向西方世界全面介绍了李白的生平和诗歌成就。该诗集取得巨大成功,在多方面呈现创新特性。该诗集在典故注释方面呈现出切适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表义呈现简洁性,传义呈现连通性,释义呈现恰当性,展义呈现互文性。该诗集的为中国典籍外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小畑薰良;《李白诗集》;典故注释;典籍翻译

  

4. 论贝尔曼“文字翻译”策略的诗学维度

作者:胡陈尧

  要:“文字”是贝尔曼翻译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文字翻译”以文字为媒,旨在实现对作品整体意蕴与文学价值的迻译。然而,由于学界在概念层面的认识不清,“文字翻译”时常被缩减为一种简单的“逐字对译”,其丰富的诗学蕴含被非本质的观念遮蔽。本文尝试廓清贝尔曼理论视域中“文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阐释其与西方文论中的“身体”和“节奏”概念的关联,进而探析“文字翻译”策略的诗学维度。

关键词:贝尔曼;文字翻译;翻译诗学;身体;节奏

  

5. “自由体”到“韵体”:朱湘民歌翻译的诗学解读

作者:郭瑶函

  要:本文运用西方现代诗学理论的文本分析方法,聚焦新月诗派诗歌翻译家朱湘在民歌翻译实践中对原诗诗体的处理,发现朱湘经历了从“自由体”译诗到“韵体”译诗的转变,转变之后对原诗诗体的再现虽有改善,但因对西诗(主要是英诗)的节奏形成机制体认不当,错误地采用了“以(汉)字代(英)音节”的方式,无法准确再现原诗节奏,结果是未能成功引进西方民歌的诗体。

关键词:朱湘;民歌翻译;诗体;转变

  


开元体育官网入口登录(中国)官网 - App Store 版权所有